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
今年4月,自行科技“御行”系統順利在深圳城市公交車規模化量產交付。該系統為專業的L1級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通過多路攝像頭對車輛實時艙外監控及駕駛員狀態監測,并且融合多路感知結果進行綜合判定,給出預警、提醒、緩剎、制動等動作預警和控制,還具有斑馬線禮讓、超速識別等功能。此外,該系統制動功能保證在危險發生前及時啟動,能有效保證車輛行駛安全及車內乘客的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并制止重大交通事故發生。
深圳市自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以嵌入式人工智能為核心、基于計算機視覺和傳感器融合技術為研發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行科技早在2018年就為博世中國提供駕駛員疲勞監控系統軟件,同時也是豐田通商、華為HiCar等公司和項目的戰略合作伙伴。
目前,在前裝市場,自行科技深度布局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電子外后視鏡等智能產品;在后裝市場,自行科技為智能交通、智慧管理以及特種車輛提供車載智能化解決方案。基于領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與產品,自行科技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智能駕駛領域核心技術與產品供應商。
智能座艙智能化與個性化雙驅動
今年8月1日,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智能座艙系統(IMS)作為智能駕駛兩大重要領域,正通過“駕駛自動化”和“座艙智能化”推動智能駕駛加快落地。
深圳市自行科技有限公司關艷峰博士表示,從市場發展角度看,汽車座艙逐漸進入信息智能獲取、智能呈現和智能交互的智能座艙時代。2016-2020年,自行科技和許多公司建立了深入的量產合作關系,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座艙智能化解決方案。
例如,自行科技已向商用車和乘用車客戶規模化量產交付的艙內監控系統,除了支持駕駛員和乘員疲勞檢測、注意力檢測和視線檢測、行為識別的核心功能以外,根據客戶需要還可定制身份識別、狀態識別、手勢識別、姿勢識別、情感識別和艙內物品識別等擴展功能。
“可以預見,智能座艙將給未來的智能汽車帶來巨大變化,在安全約束的前提之下,AI等感知技術的快速迭代與進步將會成為有力的驅動力,推動座艙進入隱性感知、擬人化感知時代,并向隱性交互和擬人化交互演進。”關艷峰博士說。
智能解決方案賦能安全駕駛
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方面,基于L2+場景的行業應用,針對常用的高級駕駛輔助功能,如變道輔助系統、車道保持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以及交通擁堵輔助系統等,自行科技采用了一套行業領先的純視覺解決方案,在提升駕駛員駕駛安全性的同時,還能為駕駛員帶來智能化輔助駕駛體驗。
自行科技一直專注于嵌入式人工智能領域,在計算機視覺技術與傳感器融合技術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以及豐富的探索經驗,并且長期在車載主動安全智能化駕駛方面持續研發投入,在底層算法機制及研發生產方面具有完善的技術儲備與服務能力,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定制車載安全智能化解決方案及產品,快速滿足市場上不同規格車型的需求。
正是具備智能高效、功能強大、安全可靠與性價比高等優點,自行科技車載智能終端解決方案受到了Tier1與眾多車企的青睞,并在吉利汽車、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五菱、眾泰汽車、北奔重卡、徐工集團、宇通客車、中通客車、中國中車、比亞迪等主機廠車型都有規模化量產上車,海外業務也已覆蓋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首批把深度學習應用于智能駕駛的AI公司,自行科技在2018年作為國標制定成員單位參與完成了中國“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的標準制定。歷經兩年,該標準完成了所有功能和試驗驗證方法等標準文本起草工作,即將正式對外發布。
智能電子外后視鏡實測驗證
對于駕駛員而言,汽車后視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電子外后視鏡(CMS)市場面臨全面打開之際,自行科技著眼現在、放眼未來,在智能電子外后視鏡產品已完成樣機實測驗證。基于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技術,通過不斷的場景數據訓練及算法迭代優化,該智能電子外后視鏡樣機可在不同駕駛場景中使用,并在低延時、低成本、視野范圍大、防炫目以及AI功能等方面形成了獨特優勢。
“作為一家智能汽車AI公司,我們將專注智能汽車領域,關注駕駛安全問題,用可靠視覺助力人類美好安全出行。”關艷峰博士表示,通過六年的專注與積累,自行科技已為汽車行業提供L0-L2+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并應用落地。
在談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被列入深圳“20+8”產業集群時,關艷峰博士表示,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下的專業細分企業,自行科技將順應政府政策,積極投入科技創新、技術創新以及制造創新。